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常识
一、自然灾害常识
(一)地震应急要点
1、在平房,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家具旁。
2、在楼房,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承重墙根、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处,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下躲避,待地震过后有序撤离,切勿乱跑。
4、在街上,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迅速跑到空旷地蹲下,避开高楼、立交桥,远离高压线。
5、在郊外,尽量避开山脚、陡崖,防止滚石、滑坡、山崩等。
6、驾车行驶时,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迅速避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7、车间工人避震: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8、如果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1)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
(4)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5)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耐心等待救援,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当听到附近有人活动时,要用砖或硬物敲打墙壁、铁管等,向外界传递信号。
(二)洪灾应急要点
1、突然遭遇洪水袭击,要沉着冷静,快速转移。转移时要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
2、当洪水迅猛,来不及撤离时,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并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条件允许时,可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
3、在不了解水情时,不要冒险涉水,尤其是急流,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时,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三)遭遇火海应急要点
1、火灾自救,时刻留意逃生路
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有所了解,要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走投无路了。当你处于陌生的环境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2、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利自身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应充分利用周围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或置他人于不顾而只顾自己“开溜”,或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3、突遇火灾,保持镇静速撤离
突然面对浓烟和烈火,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4.、快脱离险境,珍惜生命莫恋财
在火场中,生命贵于金钱。身处险境,逃生为重,必须争分夺秒,切记不可贪财。
5、迅速撤离,匍匐前进莫站立
在撤离火灾现场时,当浓烟滚滚、视线不清、呛得你喘不过气来时,不要站立行走,应该迅速地爬在地面上或蹲着,以便寻找逃生之路。
6、善用通道,莫入电梯走绝路
发生火灾时,除可以利用楼梯等安全出口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窗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或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
7、烟火围困,避险固守要得法
当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时,可采取寻找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待援。
8、跳楼有术,保命力求不损身
火灾时有不少人选择跳楼逃生。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
9、火及己身,就地打滚莫惊跑
火场上当自己的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
10、身处险境,自救莫忘救他人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尽快拨打“119”电话呼救,及时向消防队报火警。火场中的儿童和老弱病残者,他们本人不具备或者丧失了自救能力,在场的其他人除自救外,还应当积极救助他们尽快逃离险境。
(四)高温应急要点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外出要打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避免强光灼伤皮肤。
2、户外或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或停止作业。
3、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
4、大汗淋漓时,切忌用冷水冲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5、老人、体弱者或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应减少活动,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森林火灾应急要点
1、立即报警,尽可能说清起火方位、火场面积、燃烧的植被种类等。
2、陷入危险环境,要迅速进入火已经烧过的地带躲避,无法突围时要选择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避开火头。冲越火线时应逆风逃跑。
二、事故灾难常识
(一)节日防火警示
1、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答: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2、发生火灾拨通“119”后,应向“119”台报告哪些情况?
答:应报告失火部位所在的区县、街道、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所威胁的物质,报警人姓名、单位、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
3、家庭发生火灾后,您有几种逃生的方法?
答:(1)选择最近的逃生出口;
(2)遇有浓烟烈火时,必须把自己的衣服淋湿;再找一块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隔热虑毒的作用;
(3)在有浓烟的情况下,采用低姿势撤离,视线不清时,手摸墙壁徐徐撤离;
(4)楼道内烟雾过浓,无法冲出时,应利用窗户阳台逃生,拴上安全绳或床单逃生;
(5)上述情况不具备时,不能盲目跳楼应等待救援。
4、当你发现灶具漏气时应怎么办?
答:(1)首先关闭气瓶角阀,并开窗通风,使可燃气体散开;
(2)严禁动用电器和一切火源;
(3)立即修理或更换。
5、发胶能不能燃烧?
答:能。
6、家庭用电短路有几种可能?
答:短路的主要原因是:
(1)绝缘选择得不合适,如电压等级高,绝缘等级低;
(2)受高温、潮湿、腐蚀作用失去绝缘能力;
(3)用金属丝捆扎导线或把绝缘挂在金属物上;
(4)日久天长绝缘层磨损或机械损伤、老化;
(5)油浸设备油脂老化变质或含水份、杂质等;
(6)雷击过电压、线路空载时的电压升高等,也会使导线绝缘薄弱的地方造成绝缘被击而发生短路。
7、使用电褥子怎样注意防火?
答:(1)电褥子不能长时间通电,人员离开后必须切断电源;
(2)电褥子严禁折叠使用,防止电热丝损坏发生事故;
(3)沙发床不宜使用电褥子,而且电褥子开关必须放在不易碰触的地方;
(4)电褥子通电后如果产生过热现象,就应停止使用。
8、防止汽车火灾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行车前要认真检查油路、电路、排除故障,不要带“病”出车;中途发现油路故障要停车检查排除,不准“勾油”行车;
(2)用汽油清洗汽缸体时,一定要断绝电源,不准使用36伏以上电压工作灯照明;
(3)装载可燃、易燃物品时,应苫盖好,车辆行驶中司机、装卸工不准在车上吸烟;按有关规定中途不准停车的,一定不要停车,必须停车时,应有人看守;
(4)车辆入库或停放车场时,应将车内的烟灰盒倒净;检查电位表是否复位,然后切断电源锁好车门;
(5)原则上汽车库内不应采用明火取暖,需用炉火取暖时,炉火与车辆至少保持1.5至1米距离。冬季不准使用明火烘烤“油底”;
(6)在存放两部以上的汽车车库内,不应修理汽车;在专门修车的库内修车时,不准吸烟和动用明火;
(7)焊接油箱、油管时,必须经过认真清洗后才能动火。
9、行驶中的车辆发生火灾怎么办?
答:正确有效的方法是: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能惊慌,尽量迅速把车辆停靠在路边较为宽阔的地段,然后取出携带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二)爆炸应急要点
1、立即卧倒,趴在地面不要动,或手抱头部迅速蹲下,或借助其他物品掩护,迅速就近找掩蔽体掩护。
2、爆炸引起火灾,烟雾弥漫时,要作适当防护,尽量不要吸入烟尘,防止灼伤呼吸道;尽可能将身体压低,用手脚触地爬到安全处。
3、立即打电话报警,如遇伤害,拨打救援电话求助或就近医院救治。
4、尽力帮助伤者,将伤者送到安全地方,或帮助止血,等待救援机构人员到场。
5、撤离现场时应尽量保持镇静,别乱跑,防止再度引起恐慌,增加伤亡。
6、爆炸过后,非专业人员不要前往事发地区,防止发生新的伤害事故。
(三)列车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1、什么是客、货运“三品”?
答:易燃物品、易爆物品和有毒物品。
2、列车防火防爆安全措施有什么内容?
答:(1)严格客、货运“三品”堵查;
(2)加强客车、车站消防设备的配置与检查;
(3)加强客车电气设备的检查与使用管理;
(4)加强车内旅客禁止吸烟的管理;
(5)加强货物装载的加固;
(6)严格易燃易爆货物的承运制度、罐车限量罐装;
3、客运站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措施有什么内容?
答:(1)注意车站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2)加强宣传,严格“三品”堵查;
(3)严禁在行李房内使用明火。
(四)煤气中毒及应急处理
煤气中毒,是指在密闭的居室使用煤炉取暖、做饭,使用燃气热水器长时间洗澡而又通风不畅等,造成过量吸入煤气而中毒的事故。
主要症状: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皮肤苍白、意识模糊,严重者会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口唇、皮肤、指甲出现樱桃红色、呼吸困难、昏迷、肢体瘫痪、癫痫发作等,
应急要点:
1、闻到浓烈的煤气、天然气异味,千万不能开关电器,不能打电话和手机。
2、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关掉煤气、天然气阀门。
3、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尽快脱离中毒现场,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4、 发现中毒病人,首先要尽快使其脱离中毒环境,不再吸入一氧化碳,可以迅速打开门窗,或将病人移到温暖通风的房间里。中毒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以免加重心、肺的负担,增加氧的消耗量。
5、 对中毒较重的病人,除了让他吸入新鲜空气外,还要让其吸入氧气,使血液中氧含量增高,更快的驱赶一氧化碳。病人如已经陷入昏迷,可以针刺人中(鼻沟上1/3处),十宣(十指指尖)。涌泉(足底1/3,人字纹下)等穴位。对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并拨打120呼救。
(五)燃气火灾应急要点
1、液化石油气:切断气源是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的关键。无论是胶管漏气还是角阀漏气失火,只要立即将角阀关闭,断绝气源,火焰就会很快熄灭。气瓶如是直立放置,火焰就不易直接烧到瓶体,钢瓶也就不易爆炸。
2、管道煤气:首先要设法切断煤气泄漏点最近的阀门。当阀门附近有火焰时,可以用湿毛巾等物包着关阀门。宾馆饭店等用气大户,必须果断关闭总阀门。如总阀门关闭后仍有大量泄漏应立即报告燃气集团,同时疏散人员,注意预防煤气中毒。
3、管道液化气: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关闭表前阀门,把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
当发生燃气火灾时应采用干粉灭火或1211灭火器先行自救,若仍不能控制火情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
(六)危化品事故应急要点
1、危化品事故,是指因危险化学品,如苯、液化气、汽油、甲醛、氨水、二氧化硫、硫化氢、农药、液氯等造成的伤害的事故。危险化学品一般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腐蚀性等。
主要症状:令人眼睛刺痛、流泪不止、头晕恶心、胸闷、和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2、应急要点:
(1)呼吸防护。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危化品事故,立即用湿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罩。
(2)撤离。沿上风方向迅速撤离。
(3)发现有人中毒,要将其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污染衣服,迅速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同时注意保暖;眼受污染者,用清水至少持续清洗10分钟;因中毒晕倒者,取出口、鼻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通畅,若呼吸停止时,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严重者速送医院抢救。
(4)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说明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情况。
(5)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等遮住裸露皮肤。如已备有防化服,要及时穿戴。
(6)眼镜防护: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或非防毒眼镜、潜水镜、护目镜等。
(七)交通事故应急处理
1、事故当事人处理要点
(1)立即停车。停车以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信号灯,如夜间事故还需开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时还须在车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2)及时报案。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打电话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交警报案,在警察来到之前不能离开事故现场,不允许隐匿不报。在报警的同时也可向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中心呼救、求援。如果现场发生火灾,还应向消防部门报告。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号码为110或122.当事人应得到接警机关明确答复才可挂机,并立即回到现场等候救援及接受调查处理等。
(3)抢救伤者。当事人确认受伤者的伤情后,能采取紧急抢救措施的,应尽最大努力抢救,包括采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等。并设法送就近的医院抢救治疗,对于现场散落的物品应妥善保护,注意防盗防抢。
(4)保护现场。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包括其中的车辆、人员、牲畜和遗留的痕迹、散落物不随意挪动位置。当事人在交通警察到来之前可以用绳索等设置保护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车辆等进入,避免现场遭受人为或自然条件的破坏。为抢救伤者,必须移动现场肇事车辆、伤者等,应在其原始位置做好标记,不得故意破坏、伪造现场。
(5)做好防火防爆措施。事故当事人还应做好防火防爆措施。首先应关掉车辆的引擎,消除其他可以引起火警的隐患。不要在事故现场吸烟,以防引燃易燃易爆物品。载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时,要及时将危险物品的化学特性,如是否有毒,易燃易爆、腐蚀性及装载量、泄漏量等情况通知警方及消防人员,以便采取防范措施。
(6)协助现场调查取证。在交通警察勘察现场和调查取证时,当事人必须如实向交警部门陈述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
2、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抢救伤员时,不要盲目操作,应有要领和顾及轻重缓急,否则可能会加重伤情,甚至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1)初步检查、判断伤者的伤情
首先要检查伤员的脉搏心跳。心跳是生命的基本体征,正常人的脉搏为每分钟65~100次,严重创伤,大出血的病人,心跳多快而弱,每分钟跳120次以上时,多为早期休克。当病人死亡时,心跳停止。但发生车祸后,若伤员脉搏细而快、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口渴、呼吸浅而快,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是出血性休克和肺胸膜损伤的表现。若脉搏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是脑损伤的表现。这些都是危险信号,应火速送往就近的医院治疗。
其次是检查呼吸。呼吸也是生命的基本体征。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垂危伤者的呼吸多变快、变浅、不规则。当伤者临死前,呼吸变缓慢、不规则直至停止呼吸。在观察危重伤者的呼吸时,由于呼吸微弱,难以看到胸部明显的起伏,可以用l小片棉花或小薄纸条、小草等放在人鼻孔旁,看这些物体是否随呼吸来回飘动,通过这样来判定还有无呼吸。
检查伤员神志、意识。正常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反应是灵敏的,对事物的地点、时间的判断是很准确的。但当车祸发生后,因受伤的程度不同,意识也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果伤后只是一时性不省人事,且时间不超过10~20分钟,那么表示伤势不太严重。如果伤后一直昏迷或呈现昏迷、清醒、再昏迷的状态,而且还伴有剧烈持续的头痛和频繁的呕吐,瞳孔散大或者大小不等的改变,那说明脑损伤比较严重。
(2)现场施救的先后顺序
如果伤员大出血,应先止血,解除呼吸道阻塞,以防休克,紧急时可用干净手帕、衬衣将伤口压住再行包扎;如果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停止,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对于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他们口中、鼻中的泥土、呕吐物,随后将伤员放置在侧卧位或俯卧位,以防窒息;对于四肢骨折者,可以就地取材,用木棍、木板、布条等将骨折肢体加以固定。
(3)防止“二次损伤”
在现场抢救时,通常要将伤员从车上或车下搬运出来,这时要特别注意现场伤情处置,防止造成“二次损伤”,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等。当抢救者从车厢内搬出重伤员时,可以用硬纸板、厚帆布之类的东西,剪成适合颈部的两片,放在伤员颈部前后,再用布条包扎,以防颈部活动引起颈椎错位,损伤脊髓,从而引起高位截瘫。此外,在搬动伤员到担架上时,要托住腰部,搬动者用力要整齐一致,以防因腰部损伤影响到脊髓。
(4)有危难请拨110报警电话
110不仅受理与治安有关的报警,而且火警、交通事故、急救、民间纠纷等,都可以拨打110请求帮助。110报警电话全天24小时开通,而且是免费的,无论是公用电话,还是住宅电话、手提电话都可以直接拨打110,方便快捷,一定能及时为您排忧解难
三、公共卫生应急常识
(一)病毒性肝炎
1、病毒性肝炎,是指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甲型、戊型肝炎一般通过饮食传播,毛蚶、泥蚶、牡蛎、螃蟹等均可成为甲肝病毒携带物。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还可能发展为肝癌或肝硬化。
2、主要症状:身体疲乏、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人可能出现黄疸。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无任何肝炎症状。
3、应急要点:
(1)肝炎病人自发病之日起必须进行3周的隔离。
(2)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水源管理、托幼保教工作的肝炎病人,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
(3)肝炎病人用过的餐具要消毒,在开水中煮15分钟以上。
(4)不要与肝炎病人共用生活用品,对其使用过或接触过的公共物品和生活物品要消毒。
(5)与肝炎病人共用同一个厕所,要用消毒液或漂白粉对便池消毒。
(6)不要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共用剃刀、牙具;不要与乙肝病人发生性关系,如发生性关系时,要使用避孕套。
4、日常预防
(1)养成用流动的水勤洗手的好习惯。
(2)生熟食物要分开放置和储存,避免熟食受到污染。
(3)食用毛蚶、牡蛎、螃蟹等水产品,须加工至熟透再吃。
(4)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5)不喝生水。
(二)流感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指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发病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主要症状:重则发烧在38℃以上,浑身酸痛、头痛明显,轻则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老年人、儿童、孕妇和体弱多病者患流感后,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人死亡。
3、应急要点:
(1)有流感症状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开窗通风。
(2)发生流感时,尽量避免外出活动;不要去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必须出门时,应戴口罩。
(3)流感病人应与家人分餐、分室居住。
(4)流感病人的擤鼻涕纸和吐痰纸要包好,扔进加盖的垃圾桶,或直接扔进抽水马桶用水冲走。
(5)重病人应在医院隔离治疗。
4、日常预防
(1)无论何种原因,如身体持续发热,都应尽早就医。
(2)流感早期服用感冒冲剂或板蓝根冲剂,可以减轻症状。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即使在冬季,每天也要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15分钟。空调设备应定期清洗空气过滤网。
(4)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一定要捂住口鼻。
(5)必要时定期注射流感疫苗。
(三)流感
1、禽类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指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根据其致病力不同,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
2、(人患病)主要症状: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部分病人可有恶心、腹泻、腹痛、稀水样变等消化道症状,体温多持续在39℃以上。一旦引起病毒性肺炎,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3、应急要点:
(1)尽量避免接触异常死亡的禽类。处理死亡家禽时,应穿防护衣,戴手套和口罩,事后马上消毒或用肥皂洗手。
(2)接触禽类后,如出现发烧、头痛、发冷、哆嗦、浑身疼痛无力、喉咙痛、咳嗽等症状,且48小时内不退烧者,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3)饲养家禽时,做好个人防护及环境消毒工作。必要时,禽类饲养人员可接种禽流感疫苗。
(4)发生禽流感疫情时,应采取强制性的防疫措施。
4、日常预防
(1)发生家禽或候鸟不明原因死亡时,应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报告。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勤换衣,特别是接触禽类后更要及时洗手。
(3)避免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
(4)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或水果,有助于增强抗病力
(四)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被细菌性或化学性毒物污染的食物,或误食本身有毒的食物,引起急性中毒性疾病。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2、主要症状:剧烈呕吐、腹泻,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甚至休克。
3、应急要点: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喝大量洁净水以稀释毒素,用筷子或手指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后壁、舌根进行催吐,并及时就医。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去医院检查,有助于诊断。
(2)出现抽搐、痉挛症状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有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来筷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
(3)症状无缓解迹象,甚至出现失水明显,四肢寒冷,腹痛腹泻加重,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说胡话或抽搐,以至休克,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4)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和一同进餐者。
(5)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4、日常预防
(1)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不吃变质、腐烂、过期食品。
(2)不要采摘、捡拾、购买、加工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以及不认识的野生菌类、野菜和野果。
(3)加工、贮存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食物必须煮熟煮透,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隔夜的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4)要做好自备水的防护,保证水质卫生安全;不要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活饮用水。
(5)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农药、杀虫剂、杀鼠剂和消毒剂等不要存放在食品加工经营场所,避免被误食、误用。
(五)登革热
1、登革热,是指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2、主要症状: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疼痛,极度疲乏,部分病人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3、应急要点:
(1)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
(2)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等应急处置工作。
(3)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4、日常预防
(1)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3-15天。
(2)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3)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扫蚊子孳生场所
(六)狂犬病
1、狂犬病,是指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被带有狂犬病毒的狗、猫咬(抓)伤后,会引起狂犬病。一旦发病无法救治,病死率达100%。
2、主要症状:发烧、头痛、恐水、怕风、四肢抽搐、喉肌痉挛、牙关紧闭等。
3、应急要点:
(1)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3%-5%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伤口至少要20分钟;最后涂擦浓度75%的酒精或者2%~5%的碘酒。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切记不要包扎伤口。
(2)伤者应立刻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1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24小时内;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再各注射一次。
(3)如果一处或多处皮肤形成穿透性咬伤,伤口被犬的唾液污染,在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同时,必须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4)攻击人的动物暂时单独隔离,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4、日常预防
(1)狗、猫等动物饲养人有义务按照规定为饲养物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
(2)发现狗、猫等动物出现精神沉郁、喜卧暗处、唾液增多、后身躯体软弱、行走摇晃、攻击人畜、恐水等症状,要立即报告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3)人被犬攻击并咬伤,应立即向当地公安、卫生部门报告。
(七)农药中毒
1、农药中毒,是指农药进入人体后超过最大忍受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使生理失调,病理改变等。
2、主要症状:呼吸障碍、心博骤停、休克、昏迷、痉挛、激动、烦躁不安、疼痛、肺水肿、脑水肿等。
3、应急要点:
(1)尽快让中毒者离开现场,根据中毒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中毒严重者采取急救措施后带上农药包装物或标签尽快就近送医院治疗。
(2)如果中毒者呼吸停止,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直到中毒者能自主呼吸为止。对农药熏蒸剂中毒者只能给氧,禁止人工呼吸。
(3)农药沾染皮肤的,应脱去被农药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及肥皂(不要用热水)充分洗涤被污染的部位。洗涤后用洁净的布或毛巾擦干,穿上干净衣服并注意保暖。受敌百虫污染的,不能用肥皂,以免敌百虫遇碱后转化为毒性更高的敌敌畏。
(4)眼睛被溅入药液或撒进药粉的,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把眼睑撑开,一般要冲洗15分钟以上。清洗后,用干净的布或毛巾遮住眼睛休息。
(5)吸入农药,身体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安全场所,脱去被农药污染的衣物等,解开上衣钮扣和松开腰带,使呼吸畅通。用干净水漱口和肥皂水洗手、洗脸,注意身体保暖。
(6)吞服农药引起中毒的,吞服量较大时,一般应立即催吐或洗胃,而不要先用药物治疗。如吞服农药量度少或难于催吐,一般采用无机盐类泻药。
4、日常预防
(1)在农药生产车间等人员聚集地方发生毒气中毒事故,救助者应戴好防毒面罩后才能进入现场。
(2)施洒农药时,人应站在上风方向。
(八)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九)其他公共卫生
1、非典型性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简称SARS),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指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炎。主要症状:眼部充血肿胀,有异物感,眼部分泌物增多等。
3、鼠疫
鼠疫(俗称1号病),是指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4、霍乱
霍乱(俗称2号病),是指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5、炭疽
炭疽,是指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6、口蹄疫
口蹄疫,是指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热性、急性、高度接触感染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猪、羊最易感染。人偶尔因接触患病动物、饮食生乳、或吃了未经充分消毒的病畜肉等可导致感染发病。
四、社会突发事件应急知识
(一)ATM机作案手段与防止诈骗
1、从近年ATM机的案情来看,作案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8种:
(1)假冒银行名义,在ATM机旁贴上所谓的“通知”或“公告”表示:“本行因系统升级,请需要提款的客户插卡输入密码后,直接按转账键,然后输入本行的账号××××××××××,再输入提款金额,确认后即可。”其实所谓的“本行账号”是不法分子预先在营业网点开设的储蓄卡号。通过此手法,不法分子误导客户在取款前,先将款项转到其指定的账户,得逞后立即到ATM机或银行网点取款。
(2)在ATM键盘上,套放有技术含量的假键盘(用以盗取客户密码),同时在插卡口放入铁夹(钩),当客户的卡被卡住,误以为机器故障而离开后,不法分子便盗卡取款。
(3)在ATM机插卡口内放入铁夹(钩),并守候在ATM机旁,偷窥客户输入密码,或假装指点客户在吞卡后再次操作而掌握客户的密码。然后,等客户离开后,不法分子即在ATM插卡口盗取客户的银行卡,并马上在ATM机支取客户的存款。
(4)不法分子用塑胶片封住ATM机出钞口,客户一般难于察觉,并在旁边张贴一张所谓的“温馨提示”,其内容大体是:“如ATM机出现不出钞等现象时,请速与提示中的电话(不法分子的电话)联系。”
因出钞口被堵,钞出不去,客户很容易就按提示电话打过去,这样不法分子就用电话指挥客户操作,使客户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卡上的钱转到了不法分子的账号上。
(5)不法分子在ATM机插卡口内放入铁夹(钩),并在旁边张贴一张所谓的“通知”,表示若出现吞卡等现象,请速与什么电话联系。当客户按通知上的电话打过去,不法分子就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教客户如何操作并想方设法骗得客户的银行卡密码,进而盗取卡上的存款。
(6)不法分子在ATM机旁偷窥客户密码,然后,按ATM机的某些功能键,使ATM机暂时失控,造成吞卡假象,随后再骗客户赶快找银行工作人员。等客户一走,不法分子便拿走客户的卡进行取款、转账或消费。
(7)不法分子在ATM机旁偷看,在客户退卡前,骗客户说掉钱,将客户的注意力从ATM机转移,然后迅速将事先准备好的储蓄卡插到插卡口上。客户误认为是自己的卡便拿起离开,不法分子则继续使用机内的卡盗取客户的现金。
(8)不法分子带一名小孩在ATM机旁,假装不熟悉ATM机使用方法,在客户操作时不断跟客户搭讪,问客户各种问题,分散客户注意力,同时偷窥客户输入的密码。当客户钞票从出钞口出来时,不法分子所带的小孩乘客户不注意,抢走客户钞票。如果客户去追小孩,客户ATM机中的卡很可能被不法分子拿走。
2、8种方法防骗
(1)为了保证个人的资金安全,千万不要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密码。
(2)输入密码时应注意遮挡,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偷窥。
(3)不要随意丢弃ATM机和POS机交易流水单,防止被不法分子窃取银行卡信息。
(4)银行卡及其密码不应放在一起,如发生丢失或被盗,很容易被他人窃取存款。
(5)不要把银行卡密码设置为生日、电话号码等别人容易试出的号码。
(6)银行卡不要随意交给他人,防止被掉包。
(7)客户提款时,只需按ATM屏幕提示进行操作。所有银行均不会在ATM机上张贴所谓的“公告”、“通知”、“取款须知”、“温馨提示”,银行即使要出“公告”、“通知”之类的东西,均是通过ATM机的屏幕显示出来,如果“公告”、“通知”之类东西不是通过ATM机屏幕而是通过张贴等方式显示出来,均是骗局。
(8)使用ATM机发生吞卡或取款不成功时,应耐心等待几分钟,仔细查看ATM机打印出来的故障凭证,切忌立即走开,判定确实吞卡或无法取款后,再到银行柜台办理有关事宜;如ATM机一直未打印出故障凭证,此ATM机很可能被不法分子设置了障碍,这时,千万别离开ATM机,并立即拨打银行专用服务电话。
(二)盗窃
1、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2、应急要点:
(1)夜间遭遇入室盗窃,应沉着应对,切忌立即起身查看甚至开灯。能力许可时,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并及时报警救助。千万不可一时冲动,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2)犯罪嫌疑人强行抢夺财物时,坚持“弃财保命”原则,保人身安全。
(3)家中无人时遭遇盗窃,发现后应及时报警,做好现场保护工作,提供线索,积极配合办案人员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3、日常预防
(1)贵重物品要放好锁好。
(2)睡觉前要将大门反锁好,容易攀爬的窗户尽量不要打开。
(3)不要受街头骗子蛊惑,为贪图小便宜将陌生人带回家。
(4)出入公共场合要注意有无陌生人尾随,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
(5)钥匙要随身携带,不要乱扔乱放,不要把家里的钥匙挂在孩子脖子上,防止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丢失钥匙要及时更换门锁。
(6)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所有私人信息,不要在公共场合夸大、炫耀财富。
(三)抢劫
1、抢劫,是指用暴力手段夺取他人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2、应急要点:
(1)人员聚集地区遭到抢劫,应大声呼救,震慑犯罪分子,同时尽快报警。
(2)僻静地方或无力抵抗的情况下,应放弃财物,确保人身安全,待处于安全状态时,尽快报警。
(3)尽量记下歹徒的人数、体貌特征、所持凶器、逃跑车辆的车牌号及逃跑方向等情况,并尽量留住现场证人。
3、日常预防
(1)到银行存取大额款项应有人陪同,最好能以汇款方式代替提取大量现金;输入密码时,谨防他人窥探;不要随手乱扔填写有误的存、取款单;离开银行时,警惕是否有可疑人员尾随。
(2)老人及少年儿童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和大额现金。
(3)驾车外出时,应随手锁车门、关车窗,勿将皮包或现金任意置于座位上,防止犯罪份犯罪分子”抢包。
(4)采取正当防卫时,应有限度。防卫过当需要承担法律
(三)空袭应急要点
1、听到预先警报后,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燃气,熄灭炉火,带上应急箱,按照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隐蔽区域。公共场所人员,应听从有关部门人员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躲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规定。
2、听到空袭警报后,应就近到人防工程躲避。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底层走廊或楼梯下躲藏,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厨房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在靠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注意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
在公共场所:身处商店、剧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人员,要冷静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盲目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
在空旷地:就近疏散到低洼地、路沟里、土堆旁、大树下,迅速卧倒隐蔽。
3、听到警报解除后,应遵守有关规定,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四)恐怖袭击应急要点:
1、听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指挥,切勿制造混乱。
2、遭遇炸弹爆炸,应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不要躲入偏僻角落;如现场火灾引起烟雾弥漫时,尽量不要吸入烟尘,防止灼伤呼吸道;尽可能将身体压低,用手脚触地爬到安全处。
3、遭遇有毒气体袭击,应尽快转移至上风方向或有滤毒通风设施的人防工程;尽可能用身边物品进行简易防护,防止毒气侵害;如果来不及转移,应尽量寻找密闭性好、可以隔绝防护的高层建筑物躲避,入室后,立即关闭门窗、电源,堵住与外界明显相通的裂缝,并尽尽量停留在背风处和外层门窗最少的地方,等有毒气体散后,尽快打开下风方向门窗通风。
4、遭遇匪徒枪击扫射,立即卧倒趴在地面不要动,手抱头迅速蹲下,并借助其他物品掩护。
5、遭遇生物恐怖袭击,应及时报告,并立即前往医院医治;感染者和接触者应接受隔离,不要流动,防止成为新的传染源;疫区人群尽量少出门;注意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尽可能远离居民区;注意防止被可疑昆虫、鼠类或其他动物叮咬或抓伤。
(五)绑架应急要点:
1、保持镇静和清醒,不要惊慌,观察环境,判断事态性质、轻重,见机行事。在事态不明初期阶段不要顶撞犯罪分子,防止事态激化。
2、尽可能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如被蒙住双眼,可通过计数的方式,估算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途的远近,记住转弯的次数、大致方向等。
3、要保护好自己,减少精神上、肉体上的消耗,做好长时间周旋的准备,并坚定自己能被营救的信心。
4、观察形势,设法传递信息或留下标记,让情况传递出去。在确保自身不会受到更大伤害的情况下,尽可能与犯罪嫌疑人巧妙周旋,如利用犯罪嫌疑人准许人质与亲属通话的时机,巧妙地将自己所处的位置、现状、犯罪嫌疑人等情况告诉亲属;采取自救措施时,要选择好时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逃脱。
5、找借口离开现场,如上厕所、喝水、避寒取暖等,若能成功逃脱,应及时报警,把所知情况告知警方,方便组织营救。
6、案发后,人质亲朋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人质的年龄、体貌特征、生活习惯、活动规律、随身携带物品、手机号码、车辆及近期的照片;案件发生前后是否有可疑人、可疑电话或可疑车辆等情况;犯罪嫌疑人以什么方式与受害者家属联系,使用的电话号码,要求家属做什么事等。
7、人质亲朋应按照警方的提示与犯罪嫌疑人保持联系,根据警方制订的解救方案,协助警方开展解救行动。不要自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