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教育
这匹“恶狼”不一般 ——易栓症检测系列之狼疮抗凝物
信息来源:南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3-06-08

最新出版的《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指出,血栓栓塞性疾病已发展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成为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其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因此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预防和诊疗血栓性。

凝血功能检查和评估是血栓性疾病的必检项目,易栓症组合检测(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狼疮抗凝物)是目前较为新颖的检测项目之一,对血栓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作用。易栓症患者往往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如抗磷脂综合征等)而具有高血栓栓塞倾向。抗磷脂抗体(APL)是一组以磷脂和/或磷脂结合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总称。APL主要存在于抗磷脂综合征(APS)等自身免疫病患者中,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ACL)抗体、抗β2糖蛋白Ⅰ(β2 GPⅠ)抗体是APS分类标准中的实验室指标。本期就让我们首先认识一下易栓症检测系列之狼疮抗凝物。

(1)什么是狼疮抗凝物呢?

狼疮抗凝物是一种磷脂依赖的病理性循环抗凝物质,因其首先在狼疮患者身上被发现而得名。狼疮抗凝物通常在体外表现为凝血时间延长,尤其是APTT延长,这就容易让医生误认为患者有出血倾向。然而,此类患者却是具有高度的血栓形成倾向,需要时刻警惕血栓风险。

 

(2)哪些人群应该关注狼疮抗凝物呢?

A. 发生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较年轻患者(<50岁);

B. 不常见部位的VTE、复发VTE;

C. 发生缺血性卒中、TIA或其他脑缺血证据的较年轻患者(<50岁);

D. 发生其他部位动脉血栓的较年轻患者(<50岁);

E. 妊娠并发症:大于10周的流产,早期复发流产,伴严重(先兆)子痫,胎盘功能不全(胎儿生长受限),死胎。

F. 系统性红斑狼疮:LA检测是诊断标准的一部分,且有助于风险评估。

(3)标本如何采集和送检呢?

该标本是以血液为检测对象。建议在送检LA的同时送检凝血常规检查,这可能为排除干扰因素及某些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本项目的标本采集几乎不受饮食影响,可随时采集标本。

(4)狼疮抗凝物如何检测呢?

2009年国际血栓和止血学会(ISTH)建议对怀疑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或常规实验室检查发现不能解释的APTT延长患者进行LA检查,推荐稀释蝰蛇毒时间(dRVVT)作为首选方法。此外,由于LA对APTT及基于APTT的凝血因子检测存在干扰,当APTT延长、内源凝血因子活性减低时,应首先考虑排查LA、肝素等抗凝物。

狼疮抗凝物作为一类抗磷脂抗体,其检测通常包含筛选、确证和混合试验,筛选和确证试验的试剂主要区别在于磷脂含量的不同(分别检测含少量和足量磷脂的凝血时间),当存在LA时,筛选凝血时间延长而确证凝血时间正常,其比值升高,最终以归一化dRVVT比率表示。

(5)如何解读检测报告呢?

狼疮抗凝物结果报告的归一化比率参考区间为<1.2,若该比率>2.0提示LA强阳性;比率1.5-2.0提示LA阳性;比值1.2-1.5提示LA弱阳性,但没有证据表明阳性数值程度与血栓风险程度呈正比。部分患者仅有APTT延长而无临床症状时,依赖实验室检查鉴别获得性血友病及LA。检测LA可用于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疾病的血栓风险。作为APS的评价指标,如果狼疮抗凝物存在,应在12周后复查结果以明确诊断。

易栓症检测为明确血栓发生的原因,预测复发性的危险性提供了极大帮助,其中的狼疮抗凝物检测有助于更为准确地明确疾病的发病原因,甚至是纠正出凝血诊断的治疗思路。关注血栓,关注易栓症。

版权声明      主办: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113000011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018号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2002386号-4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中州路363号 联系电话:0377-63134088 电子信箱:nyswsj@163.com